-
乾隆王朝
已完结
大陆剧
乾隆王朝中期,名将阿桂率军平定准葛尔之乱,在甘肃遭到连月大雨,大军受困,寸步难行。阿桂帐下绿营书办和珅(陈锐 饰)回京面见皇上求助。适值此时,甘肃巡抚王亶望(修宗迪 饰)上报旱情,引起乾隆(焦晃 饰)疑心,遂擢派和珅调查。和珅凭借机敏与干练搬倒贪官王亶望,倍得乾隆赏识,从此平步青云,最终成为朝廷不可或缺的重臣。 大清帝国虽则空前鼎盛,却也渐渐显露颓相。上有乾隆好大喜功,挥霍无度;下有无数贪墨官员欺君罔上,鱼肉乡民,致使国库渐次亏空。和珅在各方实力的夹击下闪转腾挪,周旋往复,殚精竭虑替皇上经营着这个羸弱不堪的庞大帝国……
-
风流戏王
已完结
大陆剧
顺治年间,清朝天下初定,民心不稳,改朝换代的阵痛仍在延续。为戏痴迷的李渔,两耳不闻窗外事,潜心舞台,凭其卓越的才情,“戏名”深入民心,远近闻名。 到江南寻访昔日名妓李香君的洪承畴因为李渔借戏曲讥讽于他,怀恨在心,欲对李渔不利。他费尽心机,要让李渔身败名裂,背上千古骂名,让作为“文人”的李渔永世不能翻身。 冥顽不化的前明官员吴湘因认为李渔是《金瓶梅》的作者,认为大明的灭亡正是因为《金瓶梅》教坏了世风民心而导致的,因此苦苦追寻李渔问责。洪承畴乘机怂恿吴湘,给李渔惹来不少麻烦。 为寻找不到合适演员而苦恼的李渔,邂逅心灰意冷、准备剃度为尼的李香君。最初为爱李香君“戏才”,李渔把准备遁入空门的李香君拉回尘世。谁知为戏的一次冲动,竟让两人从此两人结下了不解之缘。 为怜惜香君的情怀操守,李渔放弃了不过问政治的自我承诺,不顾性命安危,搭救香君收养的前明烈士遗孤,并以学戏唱戏为掩护收养在戏班。渐渐地,李渔意识到自己已经爱上了李香君。本来已经心如止水的李香君也发现自己的心慢慢地融化了…… 从此相守李香君,除了为戏,更是为爱。 自小追随李渔的乔、王二姬心中暗恋李渔,个性洒脱的隆格格也因为仰慕李渔的才情,偷偷溜到江南,寻找李渔。几路人马汇在一起,演出了一番好戏。因李渔对李香君的情感,不但打翻了她们的醋瓶子,也使她们不得不采取策略,既联合又对立,彼此斗法,闹出不少笑话,令李渔哭笑不得。 洪承畴公报私仇,以搜查反清遗孽为名派兵搜寻李香君,再加上吴湘锲而不舍、联络了一班前明官吏苦苦追寻李渔,李渔的戏班充满了惊险和闹腾。 李渔的戏班被江南织造曹玺看中,邀请李渔在太后生日之时带领戏班进京为太后演出。但遭到李香君的反对,她坚持认为不应该为蹂躏大明的满人唱戏,而李渔却认为,这正是向满人展示戏曲文化的大好时机,并劝香君顺应时代潮流。他告诉李香君,他要用博大精深、美轮美奂的戏曲,让满人来见识汉人的文明,为在疆场上败于满人的汉人赢得尊严。 平西王吴三桂的女婿王文康为了向太后献媚,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组织戏班“姑苏剧社”,准备进京演出。可王文康才疏学浅,无法组成优秀戏班,他开始觊觎李渔戏班,欲把李渔的戏班据为己有。 李渔不为利益所惑,王文康几次不能得逞,恼羞成怒,场上不行场下使劲,自忖与李渔戏班斗戏不能获胜,王文康不但开始了阴险的场外损招,也联合洪承畴对李渔共同发力。 洪承畴因为他暗中仰慕的李香君心仪李渔而更加恼羞成怒。为王文康出谋划策,屡屡把李渔置于险境。 王文康在洪承范畴的帮助下,制造戏场踩人事件,并利用“女尸”诬陷李渔轻薄民女,导致民女自尽。李渔蒙冤入狱。王文康大肆制造谣言,煽动地痞到苏州府寻衅滋事,请愿要公审李渔。情况万分危急。好在曹玺、隆格格等暗中相助,李渔才历经苦难,得以脱险。但李渔的两位高徒乔姬、王姬为搭救李渔,中了王文康的奸计,答应离开李渔戏班,并签字画押,加盟“姑苏剧社”。 李香君得到侯方域的消息,欲寻侯方域,并还回“折扇”,以彻底了断情缘。李渔不舍李香君,担心香君一别不会再回来,但仍大度地让香君离开。 醇亲王奉皇命,来苏州最后定夺为太后祝寿的戏班。王文康和李渔各自率领戏班,准备“斗戏”。 因李香君离去而使李渔苦于戏班没有旦角之时,从京城得知李渔落难前来搭救的隆格格及时赶到,及时顶上,李渔因而获得第一场的胜利。但王文康怂恿醇王爷以隆格格不是李渔戏班成员为名,要隆格格退出第二场的演出。就在危急之时,李香君赶到救场。李香君告诉李渔,她决定不回南京,因为她已经无法割舍戏班,更无法割舍李渔。 有了香君的加盟,李渔戏班大获全胜。就在李渔准备进京演戏,宏扬戏曲文化的宏愿即将实现之时,最终不愿为满人演戏的李香君却留下书信一封,不辞而别。李香君在信中告诉李渔,她尊重李渔的选择,所以最终才选择离开。 因戏邂逅,因戏结缘,最终却又因戏而分离。 李渔在京城的演出大获成功,隆格格设法封李渔为“风流戏王”。而此时的李渔却无法享受戏剧带给他的欢乐,他独自游走在街头,无望地寻找着香君的身影。
-
雍正王朝
完结
大陆剧
公元1722年康熙驾崩,素有“冷面王”之称的四阿哥胤祯(唐国强 饰)继位 。胤禛虽然并不是朝野所看好的皇位人选,却是康熙亲自选择的雍正皇帝。他在江南“煸动”灾民闹事,在城隍庙摆鸿门宴掏走了地方官和富商二百多万两银子筹款赈灾;他追讨国库欠款,逼得老臣上吊;刑部冤狱案,他隔岸观火,让八阿哥和太子斗得两败俱伤;百官行贿案,他借年羹尧之手血洗江夏镇,使得太子再度被废。 雍正当政后出现的山西诺敏案、科场舞弊案中,雍正杀了一批牵扯进去的朝廷中枢重臣。西北用兵、数省天灾,急需军费和赈灾,抄贪官污吏的家财,解决急需。而后的“摊丁入亩、火耗归公”、“士绅一体当差、一体纳粮”、“河南罢考案”、“铁帽子亲王大殿发难逼宫”、“含泪杀亲子”等一系列旨在推行新政、抑制官绅敛财和宫廷内部党争、挤压的历史事件贯穿雍正的一生和雍正王朝......